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5-min.png)
正值“七一”建党节期间,罗平县钟山乡显得异常忙碌,每天都有不少人来这里参观学习,开展纪念活动。6月30日,钟山乡宣传委员张士寒告诉了记者缘由:罗平县钟山乡是“革命老区”,红色革命历史文化资源丰厚,红色旅游正蓄势待发。
据他介绍,罗平县钟山乡是云南最早成立“两面政权”的红色革命老区,早在1937年就有中共地下党在这里活动,留下了罗盘地委指挥部旧址、革命烈士英雄纪念碑、任学源烈士故居、永康桥等六处文化遗产。
罗盘地委指挥部旧址位于钟山乡鲁邑村,目前是一处红色教育基地。负责为参观者们解说的,是今年已经78岁的张良坤。他说,自己是罗盘地委指挥部旧址前屋主张明良的侄子,守着这里已经有30多年了,几乎每天都要讲解上3~5场,而且还是义务讲解。
他说:“人必须要有信仰,热爱国家和民族。如果一个民族忘记了自己的历史,那么这样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。我做的事,就是希望现在的年轻人牢记这段历史,牢牢记住当年共产党员们艰苦奋斗的历史。”
张良坤回忆说,当年自己9岁,因为接触先进思想比较早,当时的村民们都非常拥戴共产党、拥戴红军。那时候,村里家家户户都住了红军战士,村民们把家里的口粮省出来给红军战士吃,红军战士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村民们御寒……发生了不少感人至深的故事。
张良坤严肃地说:“从这些可以看出来,当时的共产党、红军和村民们真的就像一家人一样。只有一家人才会这样我省了给你吃,你省了给我穿。”
除了守着罗盘地委指挥部旧址,张良坤也在整理一些有关方面的资料。他说,现在村里的基础设施已经建设得非常好了,如果能加强宣传力度,增设一些体验项目,应该能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,红色旅游前景良好。
永康桥是钟山乡另一处知名的红色遗址。永康桥是一座三孔石拱桥,护栏用长条石拉砌而成,桥墩是青石板,拱顶光滑,下面悬挂“镇桥”的长剑。永康桥横跨云贵两省,是茶马古道时期的交通咽喉,有“滇黔锁钥”之称。
据记载,永康桥始建于1918年。1950年2月,在钟山乡革命人士唐德兴的引导下,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四兵团十四军一个团从这里进入云南,钟山乡民众写标语、筹粮食,杀猪宰羊,提着灯笼,打着火把赶到桥头迎接解放军。
现在,永康桥头是钟山乡桥边村,河对岸也叫“桥边村”,不过是属于贵州地界。云南这边的桥边村里道路已经实现了硬化、绿化和亮化,还修建了停车场。桥头的山坡上,一幢小楼矗立,是村民程国琼家的农家乐。
程国琼告诉记者,她在昆明打工10余年,走之前桥边村还是一个破旧的小山村;今年年初,她回村看到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,于是选择了回来开农家乐。附近有永康桥,永康桥畔风光秀丽,吸引了不少游客来玩。
“这一久来的老师比较多。我家现在有8个房间可以住,也能烧烧烤,尝农家菜。一个月能收入三四千元,基本上能维持我们家的开销。”
目前,村里也已经开始着眼于红色旅游开发。张士寒介绍说,水势小的时候,游客可以从罗平当地有名的“小三峡”出发,乘船逆流而上抵达永康桥,在桥边村休闲玩耍之后顺着山上的观光栈道再回到“小三峡”,形成一个旅游环线。
程国琼这个规划很期待,她家的农家乐正好位于水路和栈道的交汇点上。如果规划实现,生意应该会越来越好。
责任编辑: 李洁